橋梁鋼板探傷不合的控制措施500MPa級結構鋼板作為國內第6代橋梁鋼,具有強度高,低溫沖擊韌性、抗層狀撕裂性能、抗震性能、焊接性能優異,以及加工性能優良等特點,是國內新一代高性能橋梁結構鋼板,適用于大跨度鐵路橋、公鐵兩用橋的建設。實際生產過程中,此類鋼板有時會出現探傷不合格現象。 分析認為:鋼板探傷不合格的原因是由鋼板中心偏析帶上的裂紋導致的。鋼板中心出現 裂紋的原因是由組織應力和熱應力共同作用產生的,因MnS及Nb/Ti夾雜物與基體的結構不同,破壞了基體的連續性,當受到應力的作用時,應力在基體和夾雜物中的傳遞方式不相同,使夾雜物與基體的交界處成為強度最薄弱區域而形成微裂紋。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鑄坯中心偏析程度,減少夾雜物: 1、提高鋼水潔凈度,通過KR深脫硫和LF精煉脫硫工藝,使鋼中w(S)不大于0.005%。 2、降低鋼水過熱度,控制過熱度波動,在不發生水口節流的前提下盡量降低過熱度,保證合理的過熱度—拉速匹配性。 3、優化二次冷卻技術,保證冷卻強度足夠,冷卻水量合理分配。 4、采用電磁攪拌、輕壓下技術,減少柱狀晶,增加等軸晶,細化晶粒,減少富集原子向鑄坯中心聚集。 5、嚴格執行鋼坯下線堆垛緩冷,保證堆垛時間,通過鑄坯自身余熱,促進偏析元素的擴散,進一步降低鑄坯中心偏析,并可減少因鑄坯冷卻過快導致的內部裂紋出現。 6、在鑄坯加熱過程,通過適當提高加熱溫度,延長保溫時間,使C、Mn等偏析元素充分擴散,更好的均勻化。 7、采用軋后堆垛緩冷方式,這樣即使已形成了組織偏析,在緩慢冷卻條件下,組織應力釋放較慢,裂紋也不易產生,而且緩慢冷卻也可以減輕鋼板的熱應力,減輕裂紋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