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金屬3D打印牙科產業化進程,競升醫療的“二次創業”競升醫療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3D打印技術已在醫療領域獲得應用上的突破。
醫學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而醫學的創新來自病人的需求。3D打印技術的應用無疑是中國醫學實現從追隨到超越的難得機遇。2007年成立的競升醫療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作為歐美生產商在中國醫療器械生產行業的代理,是國內最早從事專業植入醫療器械及增材制造的服務商。
自2007年成立起,競升醫療就引進德國ROFIN激光設備,法國MINITUBES金屬細管,美國Confluent Medical Technologies球囊導管等世界領先品牌,為市場提供生產解決方案,在成長中又將德國Concept Laser公司的LaserCUSING金屬3D打印技術成功引入牙科義齒生產領域,現積極開展3D打印技術醫療器械領域的應用開發,目前在骨科領域的應用日趨成熟,現專攻于骨科數字醫療,康復醫療和齒科行業,牙科專用3D打印設備和材料的開發。
“去年,公司在醫療植入領域增長顯著,漲幅為30%,在3D打印醫療領域的發展趨于穩定。”競升醫療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彭京平介紹,作為最早將德國先進的金屬3D打印設備引入國內牙科行業的醫療器械代理公司,競升醫療不僅僅是提供一臺可以打印的設備,還提供與之相適應的金屬粉末,并且通過了長期的試驗和市場應用相結合的修正軟件和工藝參數來適應不同型號的粉末。 2010年首臺成功應用于牙科行業的金屬3D打印設備
提供3D打印整體解決方案
從開始成立,競升醫療就未將自己局限為醫療器械代理商的身份。“我們還提供專業金屬3D打印整體解決方案,在上海擁有800平方米的3D打印應用服務中心,可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及維修服務。”彭京平說,目前研發的領域除了齒科修復外,還涉及正畸領域和種植領域。
據了解,3D打印在齒科修復領域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打印不同的修復體、制作矯正牙套、打印牙模以及手術導板等。齒科是目前最有希望可以規模化應用的3D打印技術的醫療領域,根據SmarTech《牙科3D打印2015:一個十年的機會預測與分析》中的預測,3D打印技術在牙科領域的市場于2015年會大幅提升,市場容量比2014年將增加一倍以上,到2016年會達到2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2020年銷售規模可上升至31億美元。 醫療3D打印產業鏈圖
“我們很看好3D打印技術在齒科修復領域中的應用,并通過努力成為國內最早成功把金屬3D打印應用在牙科產業化的公司。”彭京平介紹說,目前競升醫療的合作對象包括: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北京國家口腔數字化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上海市口腔醫院)、上海上遠齒科技術有限公司等等。
在彭京平看來,醫療行業(尤其是修復性醫學領域)個性定制化需求顯著,鮮有標準的量化生產,而個性化定制和小批量生產復雜形狀且具有高精度高韌性的產品,是傳統工藝無法實現的;從經濟角度考慮,低材料消耗更能讓患者獲利,這些都是3D打印技術的優勢所在,生物3D打印可以針對患者特定的解剖結構、生理功能和治療需求,制造人工植入物、組織器官和醫療器械等生物醫學產品。 二次創業主打自主研發品牌 對于醫療行業來說,3D打印可以為醫院等醫療機構提供“所見即所得”的產品。醫院在獲得3D打印原型產品的時候,會將該產品的勞務與研發費用一并付給小微企業與初創企業,這就極大地減輕了企業的研發成本。 此外,數字醫療應用可以為那些時間緊迫的醫療人員提供決策支持、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不同形式的移動通信,使其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接待更多的患者,同時也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患者體驗。
正因為看到3D打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巨大前景,2016年,在醫療器械行業已有9年經驗的競升醫療決定開始“第二次創業”——在原先代理身份的基礎上,主攻以3D打印技術為主導的研發和產品生產。“競升人的精神就是每天都要提升一點,二次創業也是我們提升自己的方式。”彭京平笑語。
“我們的主攻方向包括:牙科/骨科領域、3D打印齒科設備和材料、康復領域。”彭京平告訴新材料在線,運用3D打印技術、定制醫療產品服務,能夠降低醫生由于技藝和經驗不足而誤判的風險,提高診療安全性和效率。
2015年,競升醫療成立了3D打印醫療器械轉化科研平臺。在彭京平看來,競升醫療擁有二次創業的優勢與資本:“我們擁有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精良的研發團隊;九年牙科市場銷售經驗為我們積累了廣泛的客戶、資源、銷售渠道;熟知醫療行業法律法規;優質的原材料和設備綜合供應體系;良好的牙科整體數字解決方案;完善的售后和客戶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