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形狀復雜高速鋼大件的熱處理高速鋼中含有很高的碳及大量的合金元素,熱處理后硬度高達63~79HRC,這些特點使得高速鋼在進行熱處理時,經常會出現開裂、硬度不足、過熱或過燒、局部熔蝕、變形等缺陷,特別是厚大件、復雜件的熱處理。工藝分析指出:硬度不夠的問題,主要是熱處理過程中發生脫碳所致。熱處理保溫時間不夠或者溫度過低,也都可能造成硬度不足。過熱、過燒或熔蝕的問題,是由于淬火溫度過高或高溫保溫時間過長。出現裂紋的問題是由于淬火過熱、加熱速度過快、淬火冷速太快、回火不及時或不充分。形狀復雜、零件截面突變,厚薄懸殊的高速鋼零件,更容易發生開裂。大尺寸,大厚度,要求高硬度的高速鋼零件,熱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應力大,淬火冷速也難以上去,加之零件不同部位的厚度差大,熱處理時不僅容易開裂而且經常會出現厚的部分硬度不夠,而薄的部分又發生局部過熱或熔蝕的情況。 針對上述問題,中航工業昌河飛機公司對高速鋼大件的熱處理進行了工藝改進。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鍛件毛壞及時退火。為消除坯料在鍛造時產生的內應力,細化晶粒,為淬火作組織準備,高速鋼鍛造后必須及時退火。退火后的組織為索氏體和碳化物。 二、優化淬火工藝。為避免高速鋼中碳與合金元素的損失,熱處理過程盡量采用中性鹽浴保護熱處理,且對鹽浴采取更嚴格的脫氧處理。為消除切削應力,減少熱處理加熱過程中零件內外的溫度差,在800~850℃預熱的基礎上,增加一次500~600℃預熱,而且每次預熱要熱透。要恰當選擇淬火加熱溫度,既要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又要避免晶粒異常長大及剩余碳化物的聚集。對于W18Cr4V鋼而言,可取1260~1280℃,使奧氏體晶粒度在9到10級。同樣,保溫時間的選擇,根據零件的大小和形狀、加熱介質以及使用要求,既要保證碳化物達最大溶解,又不使零件任何部分有晶粒過分長大、過燒的現象;特別是厚大件,主要保證刀刃的硬度和切削性能。應該以刀刃部位的厚度為基數來確定保溫時間,以消除刀刃處晶粒粗、脆性大、開裂或局部熔蝕等缺陷。對于形狀復雜的厚大件用油淬或空冷方式淬火冷卻,很難既保證硬度,又不開裂,必須使用分級鹽浴或多次鹽浴冷卻。對于W18Cr4V鋼而言,可以在600~650℃等溫的基礎上,增加280~300℃鹽浴等溫處理,保證表層馬氏體轉變,心部的馬氏體、貝氏體轉變,減少應力,防止氧化。 三、改進回火工藝。高速鋼淬火后,奧氏體含量會達到30%,回火過程中很難一次消除,故采用560℃三次回火,且每次回火適當延長,在零件熱透后保溫一小時。 檢測證明,經熱處理工藝優化后,得到細小的回火馬氏體+較多的粒狀碳化物及少量殘留奧氏體的顯微組織,硬度為63~66HRC。其綜合機械性能良好,完全滿足使用要求。 下一篇: 304不銹鋼板進行折彎加工的特點
|